路边的小摊子便有卖的。
还有一个人,花生发现,他脚上的鞋子好像有点古怪。
那四个人正在说书院里的事,谁也没有留意到坐在他们对面的那个少年,正在看着他们的脚。
花生盯着那个人的脚,看了好一会儿,终于恍然大悟。
她就说吧,为啥觉得这人的鞋子怎么看上去这么古怪,那是因为这人的双脚各有不同,一只脚是五根脚趾,而另一只脚则是六根脚趾。
而这人脚上的鞋子,也是福高升的,只不过比王宪脚上的那一双要便宜,是福高升最便宜的鞋子。
这时,六趾的那人站起身来,对其他三人说道:“你们先吃着,我先回书院,夫子布置的功课还没有做。”
这人一走,另外三个人的话锋就变了,他们压低了声音,和刚才高谈阔论的样子完全不同。
花生竖起耳朵,听到其中一人说道:“我听说贾浩他姐回了娘家,该不会是被宋家休了吧,王宪,你认识宋家的人吗?”
王宪摇摇头:“不认识。”
他脸色不太好,可是那人也没在意,继续说道:“我还听说,那偷走孩子的,就是贾浩他姐的陪房,也算是他们贾家的人。”
另一人恍然大悟:“他这人一向眼高于顶,以前压根不把咱们放在眼里,今天却主动和我搭讪,我还以为他转了性子,现在看来,他是冲着王宪来的。”
“冲我来的?为何?”王宪不解。
那人便笑着说道:“为何?当然是因为你有一位有本事的父亲了。”
听到同窗提起父亲,王宪冷哼一声,不再言语。
另外两人则是你一句每一句,句句说的都是贾浩平时有多傲。
“他们贾家虽然也是名门世家,可毕竟不在京城,他不远万里来京城读书,就是想要依靠宋家,以后考上进士,凭着他与宋家的关系,也能有个好前程。
可是现在,他姐出了那么大的事,他不心慌才叫奇怪,我听人说了,他姐十有八九是要被宋家休了的。”
另一人冷哼:“活该,谁让她不长眼呢,连个那么小的孩子也护不住。”
“是啊是啊,王宪,贾浩主动和我们搭讪,想来就是因为你,他现在不能依靠宋家了,便想着自己找退路,真不巧,王宪,他可能是看上你了。”
王宪被两个好朋友说得面红耳赤,嗡声嗡气地说道:“你们若是再胡说八道,以后我再也不请你们吃饭。”
两人一听,连忙换了一个话题。
花生想了想,知道这个贾浩何许人也了。
徽州贾家的公子,他的姐姐嫁进了安国公府宋家,便是丢了儿子的那位贾氏。
那个被灭门的老李,便是贾氏铺子里的人。
贾氏的孩子,是被她自己的人串通外人偷走的。
贾氏在安国公府的日子,不用猜也能知道,肯定不好过。
花生记得贾氏的那个孩子,虎头虎脑的胖小子,憨憨的,很是可爱。
不知为何,花生总觉得那个贾浩好像有些不对劲。
说不定,还真是病急乱投医,着急给自己找个倚仗。
可能是从宋家的事想到了自己家里的那些破事了,王宪的脸色不太好看,一直低头吃东西,一言不发。
虽然也是烧饼豆浆,可是王宪进来时,还带来了几样卤味,他很认真地啃着一只鸡腿,静静地听两名同窗聊天。
不知何时,他们的聊天内容又变成了贾浩。
“你说贾浩他姐被从婆家赶出来了,那她去哪儿了,贾家远在徽州,贾浩都要住在书院里,他姐总不能也来住书院吧。”
“当然不会住了,贾浩跟着咱们一起来的时候,他的书僮去了与咱们相反的方向,我问贾浩书僮去做什么,贾浩说不用管。”
此时,花生已经起身出去了,刚好,伙计正在往炉子里添煤,花生问他:“那位贾公子是不是在租房子啊?”
伙计一怔,脱口而出:“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
花生一笑:“看来贾公子真的在租房子啊。”
伙计忙道:“上午的时候贾公子的书僮从这里路过,我和他聊了几句,他问我这附近可有正在出租的独门独院。”
跟踪
贾家是徽州人,贾氏嫁进安国公府来了京城,贾浩便也被家里送到京城读书,并非是京城的书院好过江南,还是想让他在京城拓宽人脉。
贾氏一举得男,在安国公府地位稳固,连带着贾浩这个小舅子,在姐夫面前也很有面子。
以前,宋仑出去应酬,经常会带上贾浩,就连宋彦的聚会,贾浩也会以自家亲戚的身份出现。
可现在不同了,贾氏不但丢了儿子,而且偷走儿子的,还是她的人。
贾氏被安国公府嫌弃,就连丈夫宋仑也对她不理不睬。
原本花生不相信安国公府会把贾氏赶出府去,可是贾浩急着找院子,花生便信了几分。
其实事实上,贾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