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比明峦矮了一头,也更单薄瘦弱,但魏骞的注意力都在她的脸上,或者说,是在她的眼睛里,她的笑容里。
魏骞认出了明峦!
清晨,汤记小铺的门终于打开,汤大嫂苍白憔悴,强颜欢笑地打开门做起了生意。
谁也没有看到珠儿,有街坊问起,汤大嫂一脸苦笑:“不让她到前面来玩了,经过这一次,我是吓破胆了,真的害怕了。”
街坊也有同感,嘴里说着“是啊是啊”,转身回到自家铺子,冲着正在铺子门口疯跑的孩子喊道:“快回来,以后不许再出来,让拍花的把你们拍走,看你们怕不怕!”
魏骞没回家,他直接去了官学,除了汤记小铺,官学是另一个能让他短暂逃避的地方。
只是与在汤记不同,在汤记,他就是他,而在官学,他只是魏知州的儿子,他甚至怀疑,官学里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,他是魏公子,知州家的公子。
魏骞在官学里晃荡了一上午,中午吃饭的钟声敲响,像往常一样,他没去饭堂,而是跟在一群学生身后走出官学。
学生们奔向那一个个小摊子,而他却独自站在官学门口,似是不知道要去何处。
这时,一个小厮跑了过来,魏骞知道,这是家里的小厮双喜。
“公子,您快回家看看吧,少奶奶一夜未归,太太急得不成。”
双喜说完这番话有些后悔,昨晚一夜未归的,不仅是少奶奶,公子也同样一晚上没有回去。
夫妻父子
魏骞叹了口气,回到官学告假,这才跟着双喜回到后衙。
后衙与官学只隔着一条街,也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。
魏大人还在前衙,李氏独自坐在堂屋里,正在生闷气。
小李氏是昨天下午出去的,说是去她那间土产铺子,连丫鬟也没带,更没坐府里的马车,这一走就没有回来。
刚巧昨晚魏骞也没回府,李氏知道魏骞在哪儿,以为小李氏打翻醋坛子,留宿在她弟李武家里了,毕竟,那间土产铺子,如今就是李武在管着,小李氏去那里,等同于回了娘家。
上午时,李氏得知王婆子也没回来,心里来气,仆随其主,全都要造反啊。
李氏让人去土产铺子,把小李氏接回来,去了才知道,小李氏压根就没有去过,李武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她了。
李氏初时不相信,以为姐弟俩串通好了拿乔,便让双喜去叫魏骞回来,这烂事,都是魏骞惹出来的,凭什么让她来收拾烂摊子?
没想到,魏骞还没回来,魏大人却风风火火回来了,因为匆忙,进门时还让门槛绊了一下,一个踉跄,险些摔倒。
“你这是怎么了,毛毛燥燥的。”
李氏嫌弃地白了魏大人一眼,这个男人,越发得不像样子。
“儿媳呢,她是不是不在府里?”
天气本来就热,魏大人急匆匆赶回来,更是大汗淋漓,身上的官服已经让汗水渗透了。
李氏知道,魏家父子全都不喜小李氏,因此,昨晚魏骞和小李氏全都没有回府,李氏在魏大人面前,也只是说了魏骞,决口未提小李氏的事。
魏大人是公公,即使没有看到小李氏,也不会主动过问,因此,在此之前,他并不知道小李氏一夜未归的事。
现在听到魏大人这样问,李氏暗骂,也不知道是哪根搅屎棍子,捅到他面前了。
她没好气地反问:“你找她有事?”
魏大人瞪着她,喘着粗气,他只是一介书生,如今人到中年,体力不支,从前衙到后衙,不算远的一条路,他便跑得气喘吁吁了。
“我就问你,她在不在府里!”
魏大人提高了声音,他为人温和,即使和下人说话,也是谦和温文,像这样大声说话的时候,一年到头也没有几回。
李氏吓了一跳,狐疑地打量着他:“怎么了,出了什么事?”
想起魏大人问的是小李氏,李氏又补充了几句:“她没在府里,原本我以为她回了娘家,今天让人去接,李武说她没有回去,也不知道是真是假,我让双喜去叫阿骞了,他的媳妇,让他去哄。”
“哄?还要哄?怎么哄?”魏大人语带嘲讽,他从衣袖里掏出一个信封,扔到李氏面前,“你看看吧。”
说完,魏大人便自顾自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,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紧握成拳。
李氏看他一眼,又看看扔在自己面前的信封,信封上的字是馆阁体,方正呆板。
信是写给魏大人的,李氏抽出里面的信笺,刚看几行,便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。
她不可置信地看向魏大人:“这,这信是谁送来的?”
“一个乞丐送来的。”魏大人语气诅丧。
“乞丐?乞丐的信能送到你面前?谁给递进来的?去查啊,那人一定有问题,是内奸,是内奸!”
李氏的声音越来越大,一边说,还一边拍打桌子,屋里的两个丫鬟全都吓得退了出去。